SW-CJ-2FD 洁净工作台,苏州净化 生物安全柜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苏州净化净化工作台及压力灭菌器的质量控制

苏州净化净化工作台及压力灭菌器的质量控制

[导读]为了保证微生物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,为卫生防疫 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,做好实验室的消毒灭菌管理及其效果鉴 定 ,是实验室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

自 1999年始对本 科各室内的净化台、净化室的细菌及消毒室高压灭菌器的灭菌 效果进行了定期检测 ,结果如下。 1 材料与方法 

1. 1 材料 净化台: Y1- 875型、SW-CJ-1F型、净化台级别 为 100级、净化室级别为 1000级。压力灭菌器: 立式高压蒸气消 毒器。 

1. 2 培养基 细菌菌落数检测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; 高压灭 菌器灭菌效果检测培养基用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。 

1. 3 指示菌 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检测指示菌用嗜热脂肪杆 菌芽胞 SSIK31,含菌量为 5× 10 5~ 5× 106 cfu/片。 

1. 4 细菌菌落数检测方法 于检测前 50分钟开启紫外线灯 , 开启 30分钟后启动送风机 20分钟 ,将直径为 9cm营养琼脂平 板打开 ,于操作台内左、中、右等距离处各放置 1块 ,暴露 30分 钟后放 37℃培养箱培养 48小时计数 ,以 3块平板上平均菌落 数报告 ,同时做营养琼脂平板的阴性对照。 每月检测 1次。 

1. 5 灭菌效果检测方法 于 2个通气贮物盒内放满华氏管 , 将盛有菌片的灭菌试管 (试管口用牛皮纸包封 )放于试管中心 , 每盒放 2支 ,将贮物盒分别放于高压灭菌器底部及上层 ,经 1个 灭菌周期后 ,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管加 入 5ml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 ,于 56℃培养 48小时观察培 养基颜色的变化。 每月检测 1次。 

1. 6 结果的判定及评价 净化台、净化室的评价标准依据《消 毒与灭菌实验技术规范 ( 1997试行 )》 ,即 100级净化台细菌颗料≤ 1. 0 cfu/平皿 , 1000级为≤ 3. 0 cfu/平皿。 高压灭菌器灭菌 效果评价标准: 同次检测中 ,通气贮物盒内每个指示菌片接种 的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全部不变色为灭菌合格 ,指 示菌片之一接种的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 ,判定为灭菌不合格。

 2  结果 

2. 1 净化台检测 各室检测结果见附表。 病原室净化台全年 合格率为 75%。 由于净化台中紫外线灯管位于一侧 ,测其强度 时远离灯管处即低 ,故于该处放置的平板上细菌菌落数要略高 于中间和紫外灯最近处。病毒室净化台全年合格率分别为 89% 和 83% ,其净化台前 3个月细菌数略偏高是由于紫外线灯管强 度不符合标准 ,更换灯管后其合格率提高。 环卫室净化台的合 格率为 78% ,其中 7 ~ 8月高效滤膜损坏 ,维修未做检测。 食卫 室净化室的全年合格率为 75%。

2. 2 灭菌效果检测 全年压力蒸气灭菌器检测除 8月份有 1 支管由紫色变为黄色外 ,其余均不变色即无菌生长 ,合格率为 92%。

 3  讨论 

3. 1 净化工作台是提供局部洁净度 ,使工作环境无菌无尘的


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,其采用垂直层流的气流形式 ,变速离心机 将负压箱内经过预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压入静压箱 ,再经高效 过滤器进行二级过滤 ,从高效过滤器出风面吹出的洁净气流以 一定的和均匀的断面风速通过工作区时 ,将尘埃粒子和生物颗 粒带走 ,从而形成无菌无尘的工作环境。 影响净化工作台的洁 净度因素较多 ,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: ( 1) 净化工作台周围应有一个洁净的外部环境 ,最好放在 具有缓冲间的无菌室内 ,对外部环境随时灭菌处理。 ( 2) 应定期测量工作区的风速使工作台处于最佳状态 ,同 时定期拆洗预过滤器中的无纺布滤料或更换。 ( 3) 应采用透滤高的紫外线灯管 ,以期得到较强的紫外线 辐射能量 ,实验前应开启足够时间 ,并经常用纱布沾酒精或丙 酮等擦拭紫外线灯管 ,保持表面清洁 ,否则影响杀菌能力。应定期检测紫外线强度 ,一旦降到要求强度以下及时更换。 (4) 紫外线消毒受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,其适宜温度为 20℃ ~ 40℃。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的效果 ,可适当延长消毒 时间 ,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低于 60% ,否则可延长照射时间。 

3. 2 压力蒸气灭菌的效果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,因此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: (1) 灭菌器内 ,装放拟灭菌物品不应过挤 ,其总体积不应超 过其容积的 80% ,物品装放时 ,上下左右均应互相间隔一定距 离以利于蒸汽与空气相互交换 ,难于灭菌的大物品放上层 ,较 易灭菌的小物品放在下层。 (2) 灭菌前应对灭菌器各部位进行常规检查。 ( 3) 灭菌时应排净冷空气 ,以使灭菌器内真正达到预定的 温度。


相关文章